近日,一份關于牡丹江市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項目的成果報告通過專家組評審。項目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為牡丹江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該項目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牡丹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轉制以來承擔的首個二級項目,項目“旅游經濟城市”為特色定位,在查條件、摸資源、探問題、找對策、建系統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探索形成了旅游經濟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模式,打造了旅游經濟城市地質調查的“牡丹江樣板”。
由華東地區地質調查協調辦公室組織的專家組詳細審閱了成果報告、圖件及附件,在聽取匯報的基礎上,經認真討論,一致同意通過成果評審。
項目主要取得以下八項成果:掌握了牡丹江市域自然資源現狀,編制了《牡丹江市地質資源與環境圖集》;總結梳理了牡丹江市崩滑流地質災害、固體垃圾廢棄物、水土污染3類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并提出了防治治理的意見建議;在主城區開展了面向重大工程建設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綜合地質調查評價,為牡丹江市的發展規劃提供了地學依據;在東京城鎮至渤海鎮周邊圈定富鋅土地21375畝,助力打造富鋅農產品;查明了40處地質遺跡特征及開發利用情況,圈定了4個地質旅游資源特色區,助力牡丹江市特色旅游品牌打造;建立了牡丹江市主城區地下空間開發潛力分層評價體系,編制了《牡丹江市主城區工程地質層組劃分標準》,為牡丹江市國土空間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數據支撐;探討了地下空間結構精細探測有效地球物理技術方法,通過鉆探、綜合測井數據耦合與校準,形成了適用于牡丹江市城市地質調查的最優探測方法組合;建設了牡丹江市主城區三維地質模型,編制了地質環境監測網建設方案,搭建了城市地質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為智慧牡丹江建設提供地質數據支撐。
來源于:中國地質調查